孩子不是不想寫,而是需要方法。
只要給他們方向與成就感,一張小小的任務卡就能讓學習動機悄悄萌芽。
每位老師一定都看過這些畫面:
孩子不知道要寫什麼、覺得寫字麻煩,或把日記寫成「今天我吃了……」「今天我去了……」的流水帳。
第一次帶孩子操作「任務小卡」後,我親眼看到孩子們的投入與回饋。短短一天,班上寫作的氛圍就不一樣了。
這更讓我確信——
當我們願意換一個方法,孩子就會換一種態度。
主題式札記:讓孩子寫得更有方向,也更樂意投入
過去我常用「日記」訓練學生書寫,但孩子太容易迷失在開放題裡,即使指導過,仍然回到最基本、最安全的句子。
這次改用「主題式札記」後,效果完全不同:
-
小卡上的主題就像一盞小燈,指引孩子的思考方向
-
孩子一開始就知道「今天要寫什麼」
-
我不用每天絞盡腦汁想主題
-
札記不再是「應付」,而是「完成一個小任務」
更重要的是,孩子的內容變得更深、更個人化、更有思考。
這不只提升寫作品質,也讓他們更願意表達。
點數制度:不是獎勵,而是讓努力被看見
我也搭配簡單的集點制度,讓孩子的努力有「具體回饋」。
學生每完成一張任務小卡 = 10 點
累積 30 點可以換:
-
作業抵用券
-
小零食
-
或在期末換成手搖飲!(超受歡迎!)
但這套制度最重要的不是獎賞,而是:
✔ 孩子能看到自己的累積
✔ 進步的學生能被肯定
✔ 孩子開始為自己的學習負責
平常我也會「三不五時稱讚」努力或進步的孩子,
這份成就感,正是推動他們持續進步的關鍵力量。
給老師的小小反思 × 行動引導
想讓孩子從「要我寫」變成「我想寫」嗎?
可以先問問自己:
1️⃣ 明天如果你要開始使用任務小卡,你最希望孩子練習什麼能力?
例如:
-
表達
-
情緒書寫
-
感謝
-
反思
-
創造力
2️⃣ 你希望「點數制度」在班上扮演什麼角色?
是激勵?責任?還是成就感?
不同定位,會帶來不一樣的班級氛圍。
老師們也一起來交流吧!
如果你已經收到任務小卡,或正在考慮使用,歡迎分享:
🔍 孩子第一天使用小卡後,有什麼讓你驚喜的地方?
也許你的故事,能帶給其他老師新的想法與勇氣。




.jpg)
留言
張貼留言